top of page
NEXT-bn-1021_BG-1920x1244-3ss.jpg
NEXT-bn-1025_ENver-1980x549.jpg

二十年後,你還在嗎?

高俊宏

二十年來,台灣整體社會與環境經歷了不小的變化,包含訊息傳遞結構的巨幅改變,自媒體的形成、AI技術的普及、影音串流幾乎取代了文字閱讀......再再衝擊了我們日常認知的方式。跨國勞動交換體系的網絡,為台灣帶來南方的異國情調,也衝擊了原本單一的在地文化。此外,隨著政治版圖明確地走向本土化,台、中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益發突顯,當危機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時,卻也更加觸動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各種在地議題的關注度也跟著水漲船高,眾多領域的碰撞之下,藝術接軌考古/考現學、系譜學、地誌學、人類學、堪輿學等不同異質領域,「跨界」已然成為今日必然的趨勢。此外,「環境」的概念也從過往直接聯想到的「環保」,轉變成為今日以生態、非人、原民、萬物等為主的意識,豐富了環境的內涵,也打開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另類世界觀。而藝術領域的體制化,帶來雨露均霑的效益,資本的有效挹注讓更多年輕世代的創作者有了展示的舞台,然而,藝術思想的普遍「經濟化」,卻也使得過往集結在邊緣地帶的能量逐漸瓦解。愈發成熟的學院帶來正反兩面的效應,一方面為藝術建構一套參照的知識論構,但是「知識論」所蘊含的規訓化、系統化的強力特質,也稀釋了八、九〇年代一度爆發、橫流的身體性,藝術作為一種「計畫性」、「知識型」的呈現方式,逐漸變成今日的主調。

台新藝術獎的歷屆得獎者,相當程度也反應上述二十年來台灣當代藝術的變化。如何以策展的方式回應上述的變化,是一個巨大而艱困的任務。面對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整再現的台灣當代藝術二十年變化的根本母題,本次的策展首先便不以斷簡式的年表方式呈現,也不刻意採取「主題展」、「經典展」、「大師展」等路線,而更加注重得獎創作者的現在進行式以及未來展望,並且特別關注在一個看似古老卻也總是嶄新的問題:「未來」。

二十年前恰好是千禧年剛過沒多久,末世論的狂潮曾經一度席捲全球,許多人真的以為世界會毀滅再重生。相對於此,二十年後的今日重新提出「未來」一詞,似乎有一種巧妙地回應關係。換句話說,這並不是想要附庸於當今流行的未來學,而首先是希望回應我們的現況,特別是在本次策展的構成階段,中國迫近的武力壓迫讓我們對於未來又有更多的複雜意涵(如果不是多了一份毀滅感的話)。「未來」並非烏托邦,當然也不僅僅是所謂的「想像」可以籠統帶過。毋寧說,未來銘刻在生命的專屬本能之中,未來是必須積極地創造,特別是在愈來愈窒息的現實處境之下,更是如此。而創造的方式則有賴於「對話」!對話,也是對於今日普遍朝向個人化、分疏化的藝術領域的提問。因此,建立一個哪怕是臨時性的對話場所,成為本次策展的主軸之一:其中包含創作者自我對話的延續;歷屆得獎藝術家、策展人之間如何就相關的主題進行對話;如何串接廣義的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類的創作者進行全新的合作;如何引入新世代創作者的創作思維與觀點,以上種種,成為此次策展的架構。

以具體的例子而言,饒加恩延續過去對於東南亞移工的關注,以空間裝置的方式將展場轉換為印尼語的教學現場。陳以軒也延續《委託製作》的創作主軸,進一步與驫舞劇場及其團長蘇威嘉合作,再次演繹指令與身體之間的關係,探討藝術創作者與接案工作者之間的從屬關係與模糊分界。

湯皇珍則延伸著其一貫的命題:漂流與尋找,跨越了《我去旅行V/一張風景明信片》裡面的尤里西斯旅程,以及近年來與「成忘老太太」的對話,落腳在創作者對於自身的投影與尋找裡,最新的作品以現場表演的形式尋求與觀者、與自己的生命對話。除此之外,立方計畫空間再次從當年得獎的「造音翻土─
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計畫出發,結合後續所發展的「話鼓電台」以及「聲經絡」,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呈現他們關注聲響文化的強烈企圖。周育正則提出新的平面創作,但在畫面裡依然可見其過往作品中的簡潔觀念以及含蓄的批判力道。

此外,在創作者彼此對話的案例裡,吳瑪悧從《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一直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展現長期關注環境政治議題的企圖。而龔卓軍在2022年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千重溪: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策展,以目前的曾文溪流域作為主要的創作場域,結合倡議型的藝術行動,深耕土地、直探河流治理的政策問題,再一次開展了從《近未來的交陪》以來所累積的研究型策展與長期蹲點的在地「蹣撋」(puânn-nuá)的方式。在這次的展出中,樹梅坑溪與曾文溪彷彿形成一種另類的「兩河流域」對話,除了現場的檔案與文件以外,藝術家陳伯義的《地質紀念碑》系列也同時展出,震撼的畫面為當今水泥河川整治的政策拋出許多問題。除此之外,「場外對話」也是這次展出的重點,上述「兩河流域」在嘉義大埔的交會,以萬物議會以及引路人的方式,重新探討河流與環境、物種、生態的多樣化,也為藝術行動打開更政策面向的探討。涂維政則延續《城市的影像多寶閣》等系列,以此與台新藝術獎相關入圍與得獎者進行對話。另外,彭弘智過去的得獎作品《Beware of GOD》藉由六百多尊落難神像探討當代人信仰問題;此次,仍然隱約依循著神明、信仰的幽冥路線,並且與江之翠劇團合作,整合視覺藝術與劇場元素以呈現創作者所居住的基隆山城故事,也為本次策展展現了一個精彩的跨界對話。崔廣宇則結合現行的金融會計財報體系,試圖為台灣藝術場館的社會功能與核心價值,做出另類的評鑑。至於世代對話的部分,則是以衛星展的方式,重新打開已經塵封一段時間、曾作為台灣替代空間重要指標的南海藝廊,並且以城市發展、市場記憶以及考古與考現作為主題,透過對應式的展出以及論壇的設計,交織起相關得獎者以及年輕世代創作者之間的對話。


「二十年後,你還在嗎?」是同樣作為創作者與台新得獎者的筆者,一種自我回問,當年純粹的藝術熱誠如今會不會因為工作過量而有所稀釋?除了孤獨與遺忘以外,應該如何重啟對話,未來是不是一個更加充滿能量的未知之境?回到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的展場,或許我們將會有所領略。

bottom of page